萬聖節的由來

西元前五世紀,愛爾蘭的喀爾特族Celtic人,將夏末訂在10月31日,同時在這天慶祝新年。傳說中,每年到了這一天,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,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,因此,這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。

為了不讓這些遊魂得逞,村民在當天晚上,都會打扮成鬼魂,在村莊各地熱熱鬧鬧的遊行,希望嚇走那些孤魂野鬼。在這傳說中最悽慘的部分是,當村民認為某些人可能被鬼附身時,就會將他綁在木樁上活活燒死,目的是要"殺雞儆猴",警告其它鬼魂離遠點。

隨著時間流逝,許多風俗習慣的傳統精神慢慢式微,到後來,裝扮成鬼怪或巫婆,變成只是一種儀式化的行為。1840年左右,愛爾蘭移民將萬聖節的傳統帶到美國,到了近代,萬聖節晚上,大家奇裝異服地上街狂歡,誰還擔心鬼魂附身的事。

至於夜裡,小孩子打扮成各種鬼怪,興高采烈地挨家挨戶去討糖果,在各家門口大喊"Trick-or-Treat!",不給糖?那你就等著我們的惡作劇!這種"合法的勒索",倒不是源自喀爾特族,有可能是從西元九世紀的歐洲風俗演變而來的。

在當時的習俗裡,每到11月2日的萬靈節(AllSoulsDay),基督徒就會到各村莊去乞求"靈魂之餅",這是一種方型的野莓餅。當遇到好心的人家施捨這種糕餅,基督徒就會為他死去的親人進行祈禱。當時人相信,即使是陌生人的禱告,也能幫助超度亡魂上天堂,因此一般人都不吝於施捨這種糕點。


Jack-O'-Lantern燈的典故(南瓜燈)

而萬聖節雕刻南瓜的習俗,則可能和愛爾蘭的民間傳說有關。據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,曾經設計將撒旦騙上樹,並在樹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,讓撒旦不敢下來,結果魔鬼和他達成協議,保證從此不再前來騷擾,才得以脫身。據說可憐的傑克在死後,天堂和地獄都拒絕他進入。魔鬼給了他一小塊灰燼,讓他在黑暗的地獄中比較能看清楚路,他便將這小塊灰燼放在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,好讓它燒久一點。

後來蘇格蘭人的小孩便模仿他,挖空大頭菜,放入蠟燭.愛爾蘭人則是用 馬鈴薯或是大頭菜; 英格蘭則用甜菜;後來他們移民到了美國發現一個更好用的燈籠--南瓜Pumpkin!從此以後你看到的萬聖節裝飾,就變成了南瓜囉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nom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